DB23∕T 3757-2024 建设占用河道表土剥离技术规范(黑龙江省)

ID

7A8805E5918644A191B5E8001F19F94C

文件大小(MB)

0.28

页数:

12

文件格式:

pdf

日期:

2024/10/20

购买:

购买或下载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ICS ICS,65.0205.0205.0205.0205.020,CCS CCS CCS,B 11 23,黑龙江省地方标准,DB 23/T 3757—2024,建设占用河道表土剥离技术规范,2024 - 8 - 30发布,2024 - 9 - 29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23/T 3757—2024,I,目次,前言 ...II,1 范围 ..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 .. 1,4 总则 .. 1,5 调查与评价 .. 1,6 剥离利用方案编制 .. 3,7 表土剥离 ...3,8 表土运输 ...4,9 表土储存 ...4,10 表土剥离验收 .. 5,11 表土利用 ..5,12 技术档案 ..5,附录A(资料性) 土壤调查表 . 6,附录B(资料性) 表土剥离方案编制提纲 ..7,参考文献 ...9,DB 23/T 3757—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部分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水利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黑龙江省水旱灾害防御保障中心,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侯淑艳、孙和强、刘建新、鞠敏睿、张凯、李超、李辉、高士军、鞠伟、刘昊华、刘刚、胡天然、苏安双、陈强、何宏彬、孙淑玉、于雪梅、尹涵、王兆雪、王凯、管相如,DB 23/T 3757—2024,1,建设占用河道表土剥离技术规范,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建设占用河道内耕作层土壤剥离的总则、调查与评价、方案编制、表土剥离、运输、储存、利用、技术档案等环节的内容与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占用河道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永久用地、临时用地,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51018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规范,NY/T 1121 土壤检测标准,NY/T 1634 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技术规程,TD/T 1013 土地整治项目验收规程,TD/T 1039 土地整治工程量计算规则,TD/T 1054 土地整治术语,DB/T 2913 建设占用耕地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3 术语,DB/T 2913 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总则 坚持实地调查、科学规划的原则,结合河道建设项目的范围,开展现场调查,实地调查剥离范围及剥离厚度,科学编制表土剥离方案、合理安排表土剥离、运输、储存、利用等环节。 坚持即剥即用,就近利用的原则,表土的剥离宜与利用同步进行。河道建设项目,多数为线性工程,表土剥离应本着减少运输成本,防止水土流失的目的,就近储存与利用,5 调查与评价 调查,5.1.1 背景资料调查,DB 23/T 3757—2024,2,应充分利用建设项目的批准文件、设计文件、测绘成果,开展项目范围内河道地质类型、土地类型、土壤分布、交通运输、防洪影响、生态保护红线等情况的调查,5.1.2 土壤调查,5.1.2.1 内容,采用已有资料分析,结合现场实地踏查、内业检测分析,调查建设项目新增用地的土壤类型、分布,表土层厚度、地表作物、土壤养分及理化性状等,5.1.2.2 方法,开展土壤调查时,按照以下步骤进行:,a),采样点的确定。样点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应充分考虑项目新增占用地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质量等级等因素。样点空间分布均匀,能够覆盖不同的地貌单元;,b),编号。对选择的采样点根据项目实际情况进行编号,具有唯一性;,c),调查。按照采样点编号开展,样点编号根据调查情况自行编制,调查土壤类型填报参考《黑龙江土种》,填写土壤调查表,参考附录A;,d),土壤质量分析。参照NY/T 1121 规定执行,5.1.2.3 指标,调查指标应包括土壤容重、土壤质地、表土层厚度、有效土层厚度,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NPK养分含量、土壤环境质量相关指标等。土壤容重、质地、pH值、有机质含量等指标按 NY/T 1121 规定方法测定,土壤养分含量按 LY/T 1129、NY/T 148、NY/T 889规定方法测定,土壤环境治理按 GB 15618规定方法测定,5.1.3 区域调查,5.1.3.1 剥离区,应按照建设项目有关规划、设计,划分表土剥离调查单元,开展各调查单元内土壤调查,5.1.3.2 储存区,依据整体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土剥离量、运距、利用情况以及是否影响行洪、阻碍防洪抢险等情况,选定储存区位置和范围。补充调查该区域用地类型、地形条件、水文条件、地质灾害、地表及周边土壤被污染情况等。 评价,5.2.1 土壤评价,根据土壤调查内容和分析测定结果,开展剥离区土壤质量评价,剥离区土壤达到以下标准应进行表土剥离:,a),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砂质壤土至砂质黏土均可;,b),表土层土壤pH应在4.5~9.0之间,有机质含量应不低于10gkg-1;,c),土壤环境指标应符合GB 15618 规定,5.2.2 区域评价,DB 23/T 3757—2024,3,5.2.2.1 剥离区,根据土壤调查指标,开展剥离区评价,剥离区土壤质量应满足土壤评价指标要求,剥离厚度根据调查单元实际调查厚度为准,应做到应剥尽剥,5.2.2.2 储存区,根据储存区现场调查、检……

……